人一个阶段为什么只能专心做一件事情?

曾几何时,我也是 GTD 时间管理的爱好者,尝试去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但是我后来发现,我根本没有成功。如果严谨点,我只能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GTD 的,比如我,就根本不合适。

最近,我更加深入地感觉到,我在一个阶段只能专注地做一件事情。当然,我有必要说一下,什么叫只做一件事情。举个例子,我每天开车上班的时候,用手机播放有声版的《盗墓笔记》听得津津有味,还能开得飞快,专心开车的时候,我还能听懂小说,而且我还是两倍速播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上述情况,不是我说的只能专心做“一件事情”的事情。又比如说,我听小说的时候,可以拖地,可以做饭,可以吃饭,这些都不属于我说的,只能做“一件事情”的事情。

比如,我最近执迷于学习 iOS 开发,在我认真学习 iOS 开发的时候,我工作上需要我撰写需求文档,我就总也提不起兴趣去写那个需求文档,我心里老想着 iOS 开发的种种。可能,我还需要学习英语,我也完全学不进去,心里还想着那个。除非到了,我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产生了无法寸进的感觉,我才能停下来,思考点其他。

又比如,有段日子,我在玩 Switch 上的游戏《旷野之息》,非常入迷,每天一下班就玩三四个小时,然后上班的时候,我只想搜索点有关的攻略和新闻,一点认真上班的心情都没有。分给我的任务,我只能完成最基本的,无法深入去钻研了。上不了心。这也是一种情况。

又比如,最近,我想把 WordPress 插件开发捡起来,我把十几年前写的插件,都更新了一下,然后想进一步完善一点。另一方面,我还想学习 iOS 开发,但是当我一捡起 WordPress 插件开发,就一次 iOS 开发都没学过。这也是一种情况。

所以,我就想问,为什么我一段时期内,只能专注于一件事情上面呢?我似乎是一个完全没法“平均”去使用自己的注意力的人。每天,有很多事情会发生,我只能使用我的植物性神经去应对那些事情,而我的主观能动性,只能用在一个焦点的事情上面。

可是,现在的世界也好,环境也好,都要求我去分散注意力才能应对,所以,我的这种特性就对我来说极其不利。

应对这种劣势的特性,可能是使用“重要”“紧急”四象限法,尽量去摒弃一些事情,另一个办法,就是把表面上看来不同的两件事情,归依成一件事情,这样就可以专注地去处理了。比如,高中时代,本科时代,我可能就是这样,把数门功课,都想办法抽象成一件事情来对待了,所以,可以蒙混过关的吧。

这也没什么奇怪的,比如高中时候,可以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都抽象成一件事情,就是高考。他们的形式也都很相似,都是做题嘛。好在题目都很简单。

在 WordPress 插件开发的时候,也是的,你要懂 PHP,懂后台开发,懂前端开发,懂部署,懂版本管理,等等,差距也很大的,不过归结起来,就是 WordPress 插件开发。所以,我也可以正常去 handle。

所以,我想,如果用一个高度自恰的目的性,统合几个不同门类的事情,我大概可以处理好这“一件事情”吧。

当然,我最终还是没有什么答案,我只是记录下来这些想法,以便未来回顾自己的想法。

精力是怎么枯竭的

YY常跟我说,她一次只做一件事。

我想写个2014年的计划出来,写在博客上,然后,我开博客准备写,发现博客502了,就登录了服务器,想查个所以然,但是查不到,很沮丧,想想修好算了先,修好了,试试发现Wiki也恢复了,想起来Wiki站点程序很久没更新了,更新下吧,然后就去更新Wiki程序了,更新完了,一看阅读记录页,困扰我的报错没有了,然后想起来今年看得两本书,没有记录下来,记录一下吧,然后发现书籍信息插件的生成速度特别慢,给插件加个Cache吧,Redis太麻烦了,就普通文件Cache够好了,用本地测试站点做吧,host是啥忘了,查host吧,查完找到了,项目代码找不到了,然后找项目代码,找到了,改好了,然后想起来push到github上吧,push了,这回用吧,把2本书录入了,忘了要干啥了,对刚才有个502问题,要不要把事情记录下来呢,不对啊,老子本来想干嘛来着,这一来二去几点了啊,草,我就是想写个2014的计划……

最后,我觉得,这个心路历程太操蛋了,我还是记录这个心路历程吧,比什么无法完成的狗屁计划有意义多了,引以为戒吧

关于兴趣

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在一个人的一生中,真正值得做的事情是非常少的。而每个人,应该也都愿意只去做那些值得做的事情,但是这件事的真正困难的地方在于,到底哪件事情是值得做的,非常难以分辨。你喜欢的事情未必值得做,值得做的事情,你未必喜欢,所以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陷入这样患得患失的困局。更常见的结局是,做了一堆的事情,但是只有其中很少的事情,是真正值得做的。

关于这一点,我们或许真的可以想一个策略出来。而有意思的是,策略真的很多,各种成功学,时间管理,都在教你,然后搞笑的是你又因此陷入了困局,因为没法判定到底哪个策略才更加有效,然后东试试,西试试,最后不但没有一个真正的策略,也因此浪费了很多的时间。

关于这一点,我个人的一个看法是,最优的策略,可能就是随便挑一个方法,但是这里有个关键点,就是一条路走到黑。千万不要因为别的方法更科学就去更换一个方法。其实每个方法都有其内在逻辑,既然别人告诉你了,这个方法有很多人成功过,那就意味着,真的有很多人成功过,你不应该因为这个方法的短期无效而放弃。有些成功者说,你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我觉得这是个屁话和鬼话,它会让你把注意力从目标移向了手段,正是舍本而逐末。

不要痴迷于方法,条条大路通罗马,即使南辕北辙,绕了地球一圈也终究会到达终点的,傻是傻,但是原地兜圈子的人终究永远也无法抵达彼岸的,南辕北辙比那种要聪明太多了。人生就是赌博,赌一赌你选的那个吧,孤注一掷,我觉得根据概率来看,也不可能输得很惨的。最差就是南辕北辙了。但是那些分散下注,均摊风险的,势必一事无成的。

前面说了,用什么策略区别什么值得做,什么不值得做。然后说说这个问题本身,我觉得这是个价值观的问题。“值得”二字,并没有普世意义,只是一个相对概念而已,所以,你如果在自己的价值体系里没有值得二字,那这两个字,一定是别人的。所以,你关于值得不值得,就会动摇,因为你甚至不知道“值得”二字是谁的,一会儿是甲的,一会儿是乙的,他们或许是你生命中出现的很重要的人,长辈,同辈,朋友,敌人,都有可能。

然后说说我现在的想法,我发现,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做到了极致,别人就会觉得你牛逼,所以,我觉得一个最简单的策略,可能就是找个不那么差的领域,又刚巧比较喜欢的,然后坚持下去,做到极致就可以了。如果你刚巧挑了一个傻逼的东西,那至少我觉得,吃饭应该也不会发愁的,但是难能功成名就,但是做个平凡人,应该也不错的。记得是极致,极致也不是一个很确定的概念,我这么定义极致,就是遇到你的人会觉得,他认识的人里,再找不出做这个比你更牛逼的了,那就是所谓的极致了。我觉得因此,在这个世上,在绝大多数领域,做到这样的“极致”,并不困难,大可以一试。

关于阅读、理解、思考的思考

上周日从韩国旅游回到了中国,想起来上周六,在首尔游览时候,地铁上突发奇想和同事产生的一场讨论,主要是关于阅读、理解、思考的一些思考。现在把当时的一些想法在此沉淀下来,供今后参考。

起因是我在看一份韩文的材料,然后想起来导游说,韩文是一种表音文字,然后思维就发散了开去。

根据维基百科的资料,世界上大概有7000种语言,大概有2000多种语言有书面文字。没有查到到底有多少种语言采用了表音文字,又有多少种语言采用了表意文字,但是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表音文字的数量应该远远大于表意文字的。

为什么会是现在这样的格局呢?为什么表音文字到了近现代,要远远发达于表意文字(假设这个命题是成立的,因为没有证据)?我经过一番思考,推导了一个理由。我反思了自己阅读和思考的过程。

对我来说,思考的真正载体是语音,其实脑子里在进行抽象推理的时候,都是以语音为载体进行的,如果念出来就是“如果a,那么b”,一般思考时候不会念出来,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不可感知的,就完成了这样的思考,只有当静下心来深刻反思思考的过程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是在以语音为载体进行思考。

再来看看阅读的过程,我发现我想要读懂一段文字,首先做的事情是在大脑里将文字转换成语音,然后对语音序列进行理解,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就很难理解(不是不能理解,而是很难,而且很难形成有效的短期记忆)。

中国的文字是表意文字,老师在教的时候,也是直接说,什么字是什么意思,而我们也是这样学习的。理论上,在大脑里,我们会建立一个字的形态和含义的映射关系,理论上,我们阅读的时候,应该是看到自然明白。但是,经过我对自己的反思,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我的大脑里存储的映射关系是字的读音到含义的映射关系,所以阅读的时候,我要把文字转化成读音,然后再由读音转化成含义。

现在我有几个基本假设,第一,人类的能力是符合正态分布的,第二,我是一个一般人,我的能力与绝大多数人相似,于是我得到一个结论,应该会有很多人,甚至是大部分人,与我有着差不多相似的做法。就是说,大部分人更习惯于使用语音来进行思考,在阅读的时候也是更习惯于转化成语音才理解含义。

于是,回到上面的问题,为什么表音文字要远远发达于表意文字呢?这是大部分人的习惯决定的。2000多种有书面文字的语言,绝大多数都是自然语言,天然形成,那么因为人类的语音思考习惯,所以,产生了记录声音来描述语言的想法,自然而然。这里还有一个附属的推理,就是人类的语言率先以语音的形式存在,文字是后来的产物。在这样的顺序下,更容易催生出更多的表音文字。先会说话,后会写字,也更符合现在人类成长的规律。

然后,我们来反思一下阅读的问题。文字–>读音–>含义,和文字–>含义,这两种过程来看,长的那个链理论上明显会更慢。

先来看第一种,文字–>读音–>含义,假设大家都是用这种过程,那么阅读速度取决于两次转化的速度。我们先来考量文字–>读音的转换,对于表音文字来说,因为文字本身描述的是读音,所以,这个转换环节会明显变快;而对于表意文字,文字与语音没有直接联系,这个转换速度就会大大下降。如果读音–>含义的转换速度是固定的,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推理,一般情况下,表音文字语言的阅读速度会大于表意文字语言。比如说,美国人德国人阅读平均速度高于中国人。

然后我们来看第二种方式,就是文字–>含义,这种方式并非不可能的方式,只是这种方式不是天然符合人的习惯。是需要经过训练来获取的。表意文字天然与含义有较大联系,所以表意文字在直接向含义的转换过程中,存在速度上的优势,而表音文字对于含义来说是完全抽象的,如果要建立映射,就需要死记硬背与反复训练。但是对于两种类型的文字来说,这种能力都不是天然获得的。我们只能假设,表意文字向含义的直接映射建立速度,要快于表音文字。比如说,中国人学习速读要比美国人和德国人学习速读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