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至少还有光

前两天刚刚阅读完乔治·奥威尔的经典小说《1984》,然后就马上明白了为什么村上春树说,用《1Q84》向他致敬。《1984》讲述了在极权主义统治下,人们悲剧的命运,并且通过刻画一段恋情的始末,来向我们描述了一个让人读来背后冷汗直冒的世界。(《1Q84》却是一个故事,也是在一种神秘的压抑的情愫下,一对恋人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于此世界的异次元世界,并通过小说中的小说《空气蛹》这个线索贯穿了故事的始末。这里我不想讲《1Q84》,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可能的话,我要再去看一遍。)

作为一个中国人,阅读《1984》的体验是非常奇特的,乔治·奥威尔在1948年完成本书的书稿,估计他也很难想象,在65年后的今天,一个异国他乡的人,读起他的作品来,仍然会受到很深的触动。

我读的版本是董乐山翻译的,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本,里面还合集了《动物庄园》,他的另一部享誉世界的作品。同时,我还从亚马逊下载了《动物庄园》的电子书,因为是免费的,那个电子版有一个好处,在正文结尾的地方,有一篇乔治·奥威尔的自序的翻译,我觉得这篇序文,比我买的那个版本里面带的各种译者序,读起来要亲切得多,有说服力得多。

没有这篇序的讲解,没有他1948年写成此书的事实,你多半会相信,这恐怕是一个现代的讽刺作家写的,专门讥讽中国政治的书。文化大革命的身影,大跃进的身影,一应俱全。然而放到1948年这个时间,就很难想象,作者的想象力何以会如此丰富,有些读者认为,《1984》是讽刺苏联政治的,但是作者明说,他根本没有去过苏联,他的写作,是因为他在西班牙遭遇大清洗活动,因为莫须有的罪名下狱,回国后,本国观察家竟然轻易相信了报界发来的关于叛国、阴谋和破坏的报道,这些遭遇使他意识到,“极权主义宣传能够十分容易地控制民主国家开明人民的舆论”,他通过报刊等资料,了解到苏联的事情,并觉得,西欧的人们有必要“看清楚苏联政权的真正面目”。

其实这篇小说到底有着怎样的背景,对于我来说,意义并不是很深刻,真正深刻的东西,是这篇小说所描述的那种统治,跟当今中国的统治之像,实在让人震惊,这使我很容易想到,我们中国当今正在向哪个方向前进。每每想到此处,就无法避免的要觉得绝望。

小说中描述的言论控制之严格,简直令人发指,不单是不能说,不能看,甚至想也不能想。我记得从初中开始到现在,看起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从中国通向世界是变得越来越容易的,但是事实上呢,每个搞技术的人都知道,现如今,中国互联网之封闭,已经达到史无前例的严格,消息过滤和监控程度无以复加,如果还有极致,那不如就做到跟小说中描述的一样好了。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等,就不用说了,新兴媒体,乃至内容社区,无一不经受着严格的监控。以至于到了今天,敏感词、防火长城这种东西,都成了公开的秘密。普通不懂技术的网民,百姓,只能在所有被篡改过,被授意过的信息资讯中,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形成观点,再也难做到“兼听则明”。

又有几个人能想小说中的史密斯那样,对自己产生质疑?你看到的,学到的,都是经过篡改、过滤、删减、断章取义的,你通过这些篡改、过滤、删减、断章取义的内容,形成的观点、看法真的就是靠谱的么?真的有人会怀疑自己么?如果大家都信以为真了,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还重要么?在中国,离小说描述的世界,已经不远了。只是我们做得更加隐蔽,更加间接,更加让人无法察觉,可以想见,随着监控的进一步加强,极权主义统治程度必将进一步深化。

“希望在于无产者”,真的么,小说充分论证了“无产者”是没有希望的。那么希望在哪里?希望在于我们,我们技术工作者。运用我们掌握的知识,保护知识,保护真相,让真相永远有人知道,让星星之火得以延续。奥勃良估计又要得意地嘲讽了,但是我还是傻傻地愿意相信,我们还有希望。

我是有些略显悲观了,但是中国还不至于这么糟糕。只是进步的脚步太过缓慢,我们只怕是看不到光明的那一天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现在还不是无尽的黑暗,至少还有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