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字笔记(1):工具

2020 年,一场巨大的瘟疫发生在中国,当成是流行感冒,就太天真了,以为能像 2003 年非典那样应对过去,也太天真了。

这场瘟疫日趋“严重”,逐步发展为一场万人运动,也是让人叹为观止,这里就简单一提,也不想深入去说,毕竟已经发展成了又一件不能说的事情。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本以为逐渐偃旗息鼓的疫情,到了 2022 年又有了让人大跌眼镜的变化,而我国的应对更是让全世界侧目。

2022 年 3 月,我居家办公,有了一个新的爱好,就是练字。我觉得我之所以练字,还是因为我妈,她一直觉得我字些得不好看,其实这是她自己的遗憾,但是她一直念叨我,老是拿我这个缺点去和别的孩子比,然后表扬别的孩子,批评我。这成了我一个永久的心里遗憾。

脱离童年多年后,这种内心遗憾一直没有缓解,涉及到这个层面,就会涌起自卑。后来我也看了很多人讲书法,讲写字的讲座,视频,也有了一点自己的认识。看老妈在那里练字,又看了她的一些练习,觉得她是没有习得正确的方法的,只是徒费时间,我进行了劝说,她竟然无动于衷。我就想着,如果不能在写字方面碾压她,估计我说什么她都不会相信的。

没想到,这成为我自己开始练字的一个契机。

而正好,3 月开始,疫情愈发严重,11 号开始,我就彻底在家办公,每天多出了大量而时间,至少以前每天通勤 2 小时,是完全多出来了。我也想要像老妈去证明,我虽然写字不好看,但是我总结的练字方法却是正确的。每天心绪烦躁的时候,我就在那里练字。

工具

练字的第一大类问题,恐怕就是工具类的。有一句俏皮话是,差生文具多。现在这个时代,不同于我年少或者年轻的时候,任何知识,任何技能,都唾手可得。网上光免费的课程就汗牛充栋,如果是收费课程,更是多到无以复加。

光是通过看视频,你就能学会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不过还有一些共通的疑问,仍然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就比如,练字的工具。

用什么笔?用什么纸?现在的人练字,不太会一上来就学习毛笔字了。毕竟时代不同了,我们看视频也会发现大量的书写类博主,都是日常书写,毕竟这个更贴近现在的生活,而毛笔书写,几乎彻底成为了一种艺术,就跟绘画一样的分类。

根据我练字近半年来的认知,我觉得,笔分这么几种:

  1. 铅笔:木头铅笔或者自动铅笔;铅笔的特点是阻尼适中,软硬适中,行笔稳定,粗细笔锋都很容易控制,是习字首选,难怪小孩子都用铅笔写字;不过不适合大人;原因也很简单,字迹比较容易花,也不适合各种场合,就算练得很好看了,实用性也比较低,而且还要专门去准备铅笔,非常不方便;
  2. 中性笔:中性笔就是一种圆珠笔,因为油墨的性质被称为中性笔;与之不同的是,有水性,还有油性墨水。水性墨水比如传统钢笔的墨水,就是水性的,也有用这种墨的圆珠笔,我就买过。还有油性,比如我们常说的油笔,或者圆珠笔,就是油性墨。中性笔的墨既不像水性那么稀,又不像油性那么粘,速干,笔记不反光,成为当今最主流的书写工具;
  3. 钢笔:钢笔是传统收工加工的书写工具里,留存至今的重要工具;但是其奢侈品属性,象征意义,首饰属性已经渐渐要超过书写工具本身了。但是不能否认,至今仍然是一种主流的书写工具,主要其精美的制作工具和外壳,很受高品位人群的认同。

以上的几种笔,是练字比较常用的笔,而这些统称为硬笔。其实毛笔之外的绝大部分书写工具,都归为硬笔。我们日常练字也是硬笔练字。我个人的建议,选择中性笔。量大,便宜,易得。毕竟练字主要还是为了提高书写水平,笔根本就是其次的,不过不少人能从高品质的工具中取得愉悦感,当然是可以去追求,比如我看到不少人进入钢笔赏玩的大坑里不可自拔。

用什么纸?本来这不成为一个问题,这个中华文明的四大发明,早在几千年前就进入中国人的日常,渐渐从皇宫贵族的生活里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到了今天,已经无比普遍,不过因为品类性能过度分化,反倒让人逐渐摸不清了。

当然,随便找张纸就可以练字,不过这里有两类问题。第一,是纸和墨的匹配问题,主要涉及纸的性能,第二,就是练字用的辅助线,也就是格子的问题。

上一个问题,我推荐了使用中性笔,是有原因的,中性笔对纸的适应性是最普遍的,油性笔次之,最挑纸的是水性笔,以及钢笔。尤其钢笔,是非常挑纸的,太薄会刺破,有的会洇墨,有的会飞白,等等问题。

选择中性笔的时候,绝大部分纸都可以,咱们这里就不提了。选择钢笔的时候,纸的问题最大,普通 A4 打印纸,你会发现,钢笔多少有点洇墨,笔一停顿,立刻纸上出现一个墨团,还带着一点氤氲,完全没法看。

日常纸是不行的,有些本子里摸起来很光滑厚实的纸甚至都不行。需要比较致密的印刷专用纸才比较好适应,比如蒙肯纸。而你去看一些书法博主的视频,你会发现,他们都用宣纸。宣纸也是一种很好的书写纸,不过呢宣纸也很多花头。

如果要选择宣纸来联系硬笔字,配合钢笔的话,应该选择熟宣,生宣洇墨更为严重,一般是毛笔才会用生宣,还有一种半生半熟的宣纸,也不适合用来硬笔练字。黄色的毛边纸性能像半生半熟的宣纸。

硬笔熟宣,你以为万事大吉了,并不是这样,因为这种宣纸的性质,需要下水量很大的钢笔,不然写字的那种干涩感,会让你难受。这也是我非常不建议用钢笔练字的原因,钢笔的墨水和纸的问题,会让你浪费大量时间也会尝尝让写字的人分心,完全没法集中精神在写字上。

第二类问题就是辅助线,也就是格子问题。格子会决定你写多大的字,也会决定你临帖的方法。其实中国字都是方块字,所以,用的一律都是方格。不过初学者因为不好把握住字的结构,所以,单纯一个方格是很难的。不过,最好的格子,就是一个方格,也只有方格里练成字了,才是真的练成了。

这里的建议就是,尽量用单纯的方格,线格,无格。最终都会到这里。初学,则选择米字格或者田字格。

你会发现很多很多特种格子,比如米回格,比如九宫格,点阵格,其原理就相当于添加更多的辅助线,其实,添加辅助线越多,拿掉辅助线的步骤就越多,这是需要自己去衡量的,你会发现你离开格子无法写出好看的字,就明白我说的。建议是,复杂的格子可以去选,但是谨记,你的目标是脱开辅助线,而不是在奇怪的格子里书写。

当你用中性笔,普通田字格逐步练习到字有了一定的型,中间也免不了回去了解各种笔、纸、墨水的问题,以上谈及的一切对你将都不成为问题。所以,上面的记录只是给摸不着头脑的你,或者迷茫的你,一个快捷指引,其实你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渐渐了解到的。

关键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尽快开始。不要在意那些细节。

喜马拉雅听过的比较好的有声小说

包了两年喜马拉雅了,听过不少好的有声小说,最早入坑是听唐家三少的《斗罗大陆》不过我听了几十集就放弃了,因为以前看过小说,再者这个也不算我个人最爱的。

下面说说我全程听完的小说。

《牧神记》,小说本身我就很喜欢,阅文听书出品的有声演播,更是让我着迷。虽然早就知道了情节,还是听得我听不下来。

《一念永恒》,小说我没看过,完全就是在喜马拉雅听下来啊的,感觉制作得非常精良,头陀渊&小桃红演播,听完脑子里就总是白小纯贱贱的声音。

《重生完美时代》,呵壁问天演播,这个就是单纯的爽文,因为涉及到互联网发展的历史,所以题材方面个人比较感兴趣,不过说实在,硬伤太多了,因为我也是互联网从业人员,全程槽点不断,捏着鼻子听的,可惜最后小说原著太监了。单从有声演播来说,还是可以听听。

《高智商犯罪》白夜剧场,这是少有的我听过的非玄幻类小说,演播很是精彩,像是电视剧一样的。作品本身也很出彩。就是这种小说一般都太短。

《斗破苍穹》暮玖Ayla,少有的女主播旁白,也是做工精良的多人有声剧。虽然内容方面也是充满了硬伤,但是因为是最早入门网络小说的 yyds,怀念一下还是很不错的。

《第一序列》会说话的肘子,小说本身不错,比起斗破、斗罗之流,可欣赏性高多了,也是多人共同演播的精良制作。听起来还挺轻松的。剧本本身也有点小诙谐。

《庆余年》梁小渔Yilia演播,制作非常精良,小说作品本身也实在是精彩。听得非常享受。可惜还没录制完结。

《赘婿》雅居演播版本,我觉得这个可以封神,实在是演播得太好了。小说本来也非常精彩,本来是一个穿越爽文,没想到后来越来越严肃了,整个过程也是作者香蕉的写作地演化历程,早期文笔还显得稚嫩,后来就越发成熟,渐渐也抛开了爽文的套路,还是探讨严肃的东西,不过也明显感觉到作者走进了死胡同,后继乏力,经常十几天更新一章,导致有声剧也拖拖拉拉很多年播不完。很搞笑的是,雅居的演播能力和技巧也像作者的写作技巧一样,从稚嫩变得成熟。听这部实在很有意思。

《大奉打更人》头陀渊,这部小说我太喜欢了,感觉最近几年看过得很好的设定,很不错的故事。就是到了最后一部感觉有点扯得太乱了,开头和中段真是太爽了。原作已经完结,但是有声剧还在制作,每天更新 3 集,非常稳,极佳地作品。

《大周仙吏》浩纬等演播,说实在设定和《大奉打更人》太像了,风格也像,这么一比较,是完全比不过的。凑合看看吧,也是原著完结,但是有声演播没有录制结束的,录制速度比较慢。

《隐杀》籽籽木演播,又是一个女声旁白,其实全剧似乎也只有一个主播,男女声音都是一个人扮演,感觉主播演播水平很高。也是香蕉的作品,是听了《赘婿》找来听的,早期作品,非常幼稚的爽文,不过可以看出来,香蕉很擅长爽文,哈哈哈。

《首席医官》阿陈书场演播,这是一个水平很高的单人演播,其实就是评书。感觉主播的声音很适合播这个主题。这是一部官场小说,虽然只是一个人播讲的,没想到对剧中人物声音情感的表达,也是惟妙惟肖,是为数不多的我能坚持听下去的评书。

《剑仙在此》一开始有点不适应这种穿越和现实混杂的感觉,不过听多了觉得还不错。主播大斌也是头陀渊工作室的,感觉这个头陀渊确实厉害,自己播得好,工作室里的人才也是厉害的。更新速度也挺快,不过比起我听的速度来说,还是不够快,目前连载中,还没出完。

《大魏读书人》主要冲着大斌去听的这部书,感觉内容上是一部模式化的作品,以至于我停了几天基本就对内容毫无印象了。似乎是一个儒家晋升等级的爽文故事,主要还是靠主播演绎了。作品的思想性,内容,剧情,并没什么值得称道的。

有没有可能我的射血分数(LVEF)很低,但是却没什么不舒服?

来源

Q. My doctor told me that I have “low ejection fraction,” but I feel fine. How can this be? I thought this was part of heart failure and would make someone feel bad. Should I do anything about it, even though I don’t have any symptoms?

问:我的医生告诉我,我的射血分数很低(LVEF),但是我自我感觉良好。这是怎么回事?我想,这个指标应该是心脏衰竭的表现,会让病人感觉很差的(但是我却没有)。我该做点什么么,即便我没有任何症状?

A. Your ejection fraction is the amount of blood your heart squeezes out with each beat. The typical heart fills with a half-cup of blood (four ounces) and ejects a bit over half that with each heartbeat. A normal ejection fraction is in the range of 55–70%.

答:你的射血分数,代表了你的心脏每次跳动能够射出的血液数量。一个典型的心脏,里面大概有半杯血液(4盎司),每次跳动大概喷射出一半多一点血液。一个正常的射血分数范围在 55-70% 之间。

A low ejection fraction is usually a sign that the heart is abnormally enlarged, thickened, or stiffened. Although it can cause problems such as shortness of breath, inability to exercise, swelling of the feet and lower legs, and fatigue or weakness, some people with a low ejection fraction feel fine.

低射血分数,通常是心脏异常变大、变厚或变得没弹性(stiff)的信号。尽管它可能导致一些问题,比如呼吸短促,无法进行锻炼,小腿和脚部浮肿,乏力或者虚弱,然而,仍有一些人没有任何不适感。

As you mentioned, low ejection fraction is often a hallmark of heart failure. Taking an ACE inhibitor can help ward off this condition. A series of major clinical trials called the Studies of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SOLVD) showed that this type of drug helped delay or prevent progression to heart failure in people with a low ejection fraction but no symptoms.

就像你提到的那样,低射血分数,通常是心脏衰竭的特征。摄入AC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以避免这种状况(估计说的是住院)。一系列临床实验(叫做左心室机能障碍研究 SOLVD)表明,这种类型的药物可以延迟或者阻止低射血分数但是无症状患者的心脏衰竭进程。

— Richard T. Lee, M.D.Associate Editor, Harvard Heart Letter

Clubhouse 的崛起与落幕

在互联网行业打工多年,好久没看见这么一番热闹的景象了。推特上,TimeLine 上充斥了询问,有 CH 的邀请码么?微信朋友圈,也是四处一码难求。Clubhouse,被网友们缩写成 CH,硅谷创业公司发布的一款全新的社交软件。

这款社交软件,采用了一种全新却又无比熟悉的社交形式,不同于市面上任何一种社交软件的形式。Club House,这个单词从字面意思有俱乐部、行业会馆的意思,这款 iOS 的应用软件,也正是把俱乐部活动这种形式,搬到了互联网上。

2020 年以来,疫情的大环境,给全球人类都上了一堂生动的课,让大家知晓了,面对传染性很强的瘟疫,取消集会,减少接触是必要的。哪怕自由、民主,也不能免去疾病的困扰,减少接触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全球共识。

那么线下的沙龙,聚会,被搬到线上,成为在线形式,就成了所有人的潜在需求。陆续已经很多应用随之崛起。早点的 Zoom,线上会议应用,马上风靡全球,我看着它股票从 70 多美元涨到了 400 多。国内,钉钉和腾讯会议强势崛起,立刻成为了每个人日常办公不可或缺的必备软件。

社交领域,给大家的大惊喜则是 Clubhouse。其实,我感觉,自打中国互联网崛起以来,硅谷已经很久没有过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了。很久以前,人们比较习惯的模式是,硅谷有一种潮流崛起了,然后中国人赶快复制、跟进,中国人被蔑称为 Copy-cat。中国互联网被成为 Copy-to-China 模式。不过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中国人在互联网应用领域,已经渐渐后来居上,已经好久没有过中国人热捧硅谷什么潮流的现象了,反倒是很多国外的公司在 Copy-from-China 了。

这一次 Clubhouse 则是再次引起了中国互联网圈的追捧。要说起因也很简单,先是获得了著名风险资本 Andreessen Horowitz(简称 a16z) 的投资,在床头圈引起轰动,然后又让马斯克在上面做了一次直播,直接引爆了公众的热情。不可不说,名人效应太过可怕了,一时间所有人都开始沸腾了。

这款 App 发布于 2020 年 4 月,刚开始只有 iOS 版本,因为是发展初期,所以,采用邀请制发展早期用户。一个被邀请用户,只能邀请两个新用户。但是公众的传播可远不是 2 的指数增长可以覆盖的,一时间所有的圈子都一码难求。推特圈,朋友圈,群,到处都在求码。

当然凑热闹是一种很正常的心态了,我也在群里求到了一枚邀请码,顺利加入后,体验了这款 App。怎么说,确实是一种全新的体验。首先,它只提供一种交流形式,就是语音交流。除此以外,几乎不能相他人传递什么信息了,如果个人简介那一小段文字不算的话。

如果进行交流,可以开设一个房间,用户可以扮演三种角色,就是房间的发起者,谈话的参与者,以及收听者。每个房间可以设定一个主题,由发起者组织,参与者和发起者可以轮流发言,其他人可以随意加入收听。如果收听者想要发言,可以举手,然后由房间的发起者将其“拉上台”,就可以发言。

通过软件技术手段,限制了收听者进行录音,使得每个房间的谈话内容具有了一次性和不可复制性。错过了这个寸就没这个店了。增加了听众患得患失的感受。另一方面,很多名人,大V入驻 Clubhouse 后,大家又产生了一种与名人偶像近距离接触的美好感受。可以说,Clubhouse 给大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这款 App 没有图像,只有声音,非常专注在语音广播的方向,然后就是通过话题和关注关系推荐给每个用户最新最热的房间。自身逻辑轻盈的同时,给用户一种丰富感。如果要比喻,更像是一个广播电台的大合集,不是那种官方的统一的声音,而是民间的广播电台,全都汇聚一堂。和视频直播那种,节目精心准备,观众只能打赏的形式完全不同,这里的直播,不管谈话人有没有准备,都存在了很大的随机性,观众也可以参与,让人感觉极其新颖。

不过,跟大多数中国互联网从业者一样,我进去逛了几圈,就也抱有了比较悲观的态度。我在里面看到了“女性性愉悦”,“Gay 夜话” 这种软色情擦边的话题,当然,也少不了政治的话题。这跟中国的国情极其的违背,可以想象,一旦扩散到一定范围,官方注意到了,一定会被迅速杀灭。在中国,媒体是高度管制的,每个人无论什么水平,哪怕在一个很小的公众范围发出声音,都是要经过同意和允许的。Clubhouse 这种形态,就注定了其不可能在中国流行起来。

中国有很多直播的平台流行,也是具备一次性,为什么可以存在,我想,一定是平台方对所有主播进行了录像,并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各个主播的内容进行了严厉地审核,和事后的惩罚,所以才能存在。另外直播不通的一点是,参与者不能制造内容,最多只能发一些弹幕,也很容易抹去其影响。但是谈话类节目,每个人都可能现场说出不符合官方要求的话,变得更难约束,在中国,只能是少数受管制的人说,大多数人收听的形态。一旦每个人都能发言,难以管束。

这不免让人黯然,果不其然,没几天,这款 App 就无法正常使用了。从其出现到热门,到消失也就短短的几天时间,而且也没来得及在苹果的中国商店上架。Clubhouse 就迅速落幕了。

假如 ,我说假如在中国这种形式可以发展起来的话,我觉得,给了好听的声音以及有趣的灵魂一个可以获得流量的机会,有了流量,这些人或许可以赚到钱。此外就是原来各个圈子的大V继续在这上收获流量。

这款App的爆红,跟早期用户的名人效应有关,跟邀请制的饥渴营销有关。时间久了,我想,还是会回归本质,一定不如现在的火爆,因为语音是一种实时性要求很高的形态,而当代人的注意力太过宝贵了,人们不可能拿出宝贵的注意力,去收听一场场信息密度较低的谈话。我觉得,更好的场景可能是开车的时候收听的一种电台,就像现在的广播电台一样。

当然,这个时代的人也是无聊的,有人能一整夜刷视频直播,也一样能一整夜收听这种类型的节目。但是注定了就只能是下沉的人群,三俗的内容。可以想见,广泛传播后,也会是收敛到那个方向上。

最后,不管怎么说,这种全新的形态,迎合了疫情之下的新社会形态,满足了大家真实的社交需求,可以看出背后敏锐的产品力,另外虽然是硅谷的公司,但是采用了中国创业公司声网的技术,技术高超稳定,让我们也看到了中国虽然没有出现在创新的前台,却出现在了后台,也一样让我们感到振奋。

路由和光猫可靠性

今天我似乎才想起来,我可以用家里的电脑当 Server 做点什么事情,我用 Surface Pro 开发的时候,体验真的太差了,PHP 的 Language Server 老是宕机,很容易就想了,用家里的 Ubuntu 20 作为一个开发 Server 使用不就行了?

结果我还没高兴几个小时,到了公司一连,发现服务器连不上。如果你的服务器,在家里用家用设备托管,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了。比如光猫的可靠性,比如路由器的可靠性,然后比如你的家用计算机的可靠性,这些乘法在一起,就给你一个经常出问题的服务器了。

同理,智能家居为什么不讨人喜欢,也是基于一样的理由。比如,我用小爱同学控制家里的空调,以及电灯。然后就发现,小爱音箱的可靠性,空调伴侣的可靠性,路由的可靠性,光猫的可靠性,是最少四个设备的可靠性的乘法,简直一两个月内必然要出一两次事情。更加让人恼怒的是什么,WiFi 断了以后,有时候没法自动重连,我最近就遇到过一次,空调伴侣非说自己掉线了,需要重连,如果你天天重连,也行,但是7,8个月重连一次,有时候,你连重连方法都忘记了,这怎么搞?

还有我的餐厅灯,最近不能声控了,也是 WiFi 连接断了,我都想不起来,怎么将 WiFi 开关设定为连接模式了,这太苦恼了吧……

回到我们说作为开发服务器的问题,开发这么多年,从来没想过可靠性的问题,是这么现实。那是真的没怎么用过不可靠的系统,而其实,你家里的系统+网络,就真有这么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