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交苹果税么?

今天周日,老婆陪我去苹果专卖店看了苹果最新出的 MacBook Pro,为啥要去看呢,就是心里实在是没底的,因为看了发布会,真心好失望的,因为少掉了一个我喜欢的出 MagSafe2 充电口,少掉了所有的 USB,HDMI,ThunderBolt 2,SD 卡插槽等等等等,转而,只有四个 USB type-C 形状的 ThunderBolt 3 接口,以及仁慈地保留了 3.5mm 耳机接口。

我在想,苹果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为什么各种接口都没有了呢?这个事实带给人的第一个感觉是其实是愤怒,而当我坐下来好好反思一下的时候,就又有那么点明白了。

比如,你觉得 HDMI 接口很重要,但是其实什么时候这个接口才很重要呢?我个人使用的时候,除了外接显示器的时候,只有在会议室的投影的时候,才用到这个接口,平时几乎不用。而会议室的接口,事实上,也经常失灵,不是因为苹果的接口做得不好,而是因为投影仪对 HDMI 兼容不好,或者装修的线材不稳定,事实上,我们每次都是用的 VGA 线,为此我还特意买了一个正版的 ThunderBolt 2 转 VGA 的头,就是为了在所有的场合,得到最大的兼容性。

比如,你觉得 ThunderBolt 2 接口很常用么,我觉得,我遇到的场景就是在外接显示器的时候,我特意买了一根 ThunderBolt 2 转 DVI 线,后来,随着我渐渐不在使用外接显示器,我发现,这个口也彻底沉默了,就是在上述场景里,代替 HDMI 接口的。可以算得上是使用率很低的接口吧。

比如,你觉得 SD 卡插口很有用么?其实,我现在拍了照片,一般不会等到导入到电脑,都直接相机开设热点,WiFi 传到手机上,直接发朋友圈了,好的景致不用后期,我也不是专业搞摄影的。剩下的照片,在用电脑给相机充电的时候,顺便直接导入了,几乎一次 SD 卡插槽也没用过。外国人甚至发明了用 SD 卡扩充机器存储空间的装置,可见这个口利用率的低下。

最后,说来说去,真正有效的接口,只有两个 USB 3 接口而已。仔细想想,USB 3 我是怎么用的呢?最常用的场景,你们可能会惊讶,对我来说,竟然是 USB 3 转以太网接口,因为公司办公人太多,而且组网能力一般,导致公司的 WiFi 很不稳定,为了追求极致稳定的网络,我不得已购买了以太网转接头。如果还要有什么用武之地的话,大概是经常的给各类手机充电和偶尔一用的优盘了吧…… 其他鼠标、键盘等外设,我早就都换成了蓝牙无线的了。还能有一个常用的接口,就是耳机插孔了。

而且你仔细看看上面的其他接口的那些场合,其实也是必须购买转接线的,就算提供了,也并没有什么实质的不同(新的 MBP,大家都嘲讽它是螃蟹,就是因为要买很多转接线)。于是,真正有用的接口,USB 3 两个 + MagSafe2充电 + 3.5mm 耳机孔。

分析了一圈,我们就觉得,其实损失没有想像那么大,真正的损失,只有 USB 3 和 MagSafe2 而已。对于老用户来说,我能理解这种愤怒,我也深受其害,因为我买的老的很多转接线,都要报废重买,能不生气么,但是对于那些新加入苹果这个大家族的用户来说,真的有什么实质损失么?恐怕并没有。

用用途更广泛,兼容更多模式,而且体积更小的接口,替换老旧的接口,换回了更小的尺寸,更轻的分量。苹果的改进整体是利大于弊的。但是仍然嫌激进了一点,所以,还是佩服苹果的作为的。其实也不难理解,随着技术的进一步革新,无线通信,一定是趋势了,以后上网,走到哪里都是 WiFi 和 4G、5G、……、nG,外设的鼠标键盘都是蓝牙或者其他无线装置,云计算的进一步普及,让优盘全无用武之地,只有电脑作为一块大电池来给小设备充电这件事了,随着电池技术进一步革新,估计这个也渐渐退出舞台了,所有手持设备的电池至少可以供给一天,回家后,估计也是无线充电技术了,所以可以做一个大胆的预测,就是未来的设备上面将是全封闭的,没有任何接口了。

在这个历史进程里,苹果领跑了所有的厂商,不惜伤害用户体验的勇往直前地往前跑。至于不得不话大价钱买进各类转接线的我们,就当时缴税了吧……

我上一台 MacBook Pro 13″ 是 2012年11月9日 到 11月10日 左右拿到手的,现在过去了整整四年,该交税了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