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创业公司以一个月

2014年,对我来说,注定是个忙碌的年度,而且还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年度,暂且按下不表。10月31日,我离开原来服务了4年多的公司,仅休息了个普通的周末,就加入了一家创业公司,钱升钱,开始了我的职场新旅途。眨眼,就来到了12月,我在新公司工作已经一个月了。

说实在,这是我进入职场以来的第二份工作而已,似乎我还远没到够格做出这种选择的时候,但是,就像我在另一篇文章中说的,时光不等人,何不早点出来试试。值此一个月之际,特与诸君分享下我的感受。

#落差

因为之前只服务过一家公司,仅有一个参照对象,还是国内顶尖互联网公司,所以,能感受的第一个东西,就是落差。还好,之前就有了心里准备,这对程序员来说,也还可以接受,毕竟,我们这样的人,就是给个电脑,给根网线,就可以开工干活了,至于其他,只要想到自己的出来的目的,也就都可以克服了,我也不愿说太多,免得大家觉得我好像怨气冲天似的。

#融入

初创公司里,最早的几个人,无疑,一定是以前各自岗位上独挡一面的人物,如非如此,也必然无法支撑起一个公司来。而习惯了原有的工作岗位的他们,也还按照原有的节奏在那里工作,这时候,在他们身边,我一方面觉得,他们真的很忙,很厉害,另一方面,觉得仿佛没人管我,用没人使唤我。这就迫使我必须不断逼迫自己去适应一个新的角色,就是按照他们的模式去工作。做好自己的,然后,再做份外的事情,要主动承担,自我驱动。一个月下来,我感觉也渐渐摸到了一点门路,自我感觉良好。

#思考

人少的公司,给人的感觉好像特别忙,尤其每天又工作到很晚,但是我恰恰觉得,这种忙不是必要的,尤其不应该体现在体力劳动的忙上。因为人少,资源少,时间少,更要把好铁用在刀刃上,越是紧迫,越应该挤出时间来思考,比如对于我们写代码的人来说,我极反对无脑拷贝,这是在透支后面的时间,越是来不及,越要想好,怎么把代码写得少,写得精,想透了,半个小时写完,而不是无脑地写两小时,虽然看起来都花了两小时,但是后者还额外透支了未来的两小时,得不偿失,还没有实现自我成长。

#参与

在大公司,每个人都是螺丝钉,在很多问题上,尤其是岗位职责之外,你都天然会被认为没有什么话语权,于是,总是有点黯然的感觉。但是到了小公司,创业公司,我就觉得,每个人都在参与,都在集思广益,都在为共同的目标去奋斗,去拼搏,各种角色完全坐在一起,我左边是市场推广,后面是销售兼客服,对面是产品经理,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你面前展开,你可以看,学,提问,建议,大家思想交流火花碰撞,仿佛你对一切的事务,都有一种似有若无的参与感,这种感觉格外良好。

#业绩

过去一个月,我在钱升钱,实现得比较大的一个需求,是理财金。这个东西,产品经理说了,就不再来过问了,不会有什么项目经理天天催问进度,没人提醒你什么时候是截止期。也没人考核你到底写了多久,做得质量怎么样,但是真的没法评估自己了么?怎么可能。在这种公司做项目,对你最大的考评,其实是用户,你的功能发出去,分分钟你就看到成百上千的用户一拥而入,大家都领到了理财金,为什么有的人用了,有的人没用?用不成功,就一通接一通的客服电话打入,此起彼伏,产品小妹妹,客服小妹妹都吓傻了,我才感到事态是何等严重,一个小小的bug,会把大家害得手忙脚乱。所以,用户体验,业务数据,甚至同事的工作,就是你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比之项目经理的催问要严厉得多,这种事情,经历一次,就能让你产生无比巨大的压力,再不敢来第二次了。

#总结

我想,世间没有尽善尽美。我也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新公司很好,也很有希望,虽然起步晚,竞争激烈,但是大家都还比较有干劲,每天也很刺激。物质条件,相比顶尖公司,确有落差,但是还不是无法接受,后续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