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就是一个谜

我这个人缺点不多,就一个,单细胞。我用我单细胞的脑子来算了这么一笔账:我现在人在上海,假设我一个月拿2千租房子住(别告诉我租不到,一定租的到,条件有好坏,但那是量的差别,没有质的差别),现在开始算,一个月2千,一年2万4,十年24万,七十年168万。把70年的通胀,利息都算上,我毛估估觉得得有300万左右。

上海房子均价在2万,那么要买150平的房子,就是300万,如果不是一次付清,那么也得再额外加二、三十年的利息,就远超300万了。这样一来,比租房子还贵了。这实在是不可思议啊。我的想法是,租房子相当于零售,而买房子相当于批发,年限都是70年,结果批发比零售还贵了。这个事情不符合市场规律。

好吧,我其实真的单细胞了,这笔帐这么算不对的,因为你不能用2千在上海租到150平的房子长期住,这么一来真要保持租150平的房子的话,可能还是买下来合算,但是上海的房子现在只是均价2万,并非2万就一定可以买150平的房子,考虑下地段什么的,300万也未必足够。两相里,不给出精确的数字进行精算,那么基本上说不大清楚,可能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事情。

不过,我想,我这个单细胞是说明了一个问题的,那就是说,租房一辈子和买房,花销在一个数量级上。好像我们又回到了起点了,其实我自己觉得不是,我想,如果我努力学习一下理财的手段,用比较稳妥的方式保证财产一定的增值率,我的钱财一定会越来越多的,那么这样的话,最坏情况就是我在70年后,买一套150平的房子,花光所有钱。

而比较好的情况呢,就是因为我一开始没有买房子,没有背债,原始积累比买房背债的人要快,财产增值速度有保障,到了后期基数变大后,技巧娴熟后,钱来得一定会异常地快,会早于70年完成买150平房子的理想。我想,这应该不是一个奢望。

对于自己的逻辑是否严谨,我持怀疑态度,但是对于其是否正确,我比较有信心。说白了这是观念问题,选择问题,不过我眼里更多看到的是,年轻人一旦背上了这个蜗居,就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就爱上了稳妥,就磨平了理想,就碌碌无为,我宁愿自己不选择这样的人生啊……

“房子就是一个谜”的3个回复

  1. 我还是喜欢租房子一点,当房奴太难受了….

  2. 大家都买房子,其实很重要的原因是升值,至少很多年来一直没有跌价。

    记得09年初在律所实习,那时房价第一次跌得一塌糊涂。主任是做房地产律师的,很有名,跟着去了回金城房地产,见识了砸楼的可能性,还好当时我们混在了业主这堆人群中,不然说不定就被水瓶子砸成脑震荡了,太不值得了。

    房价有跌有涨,本来好好的经济规律,却被一路上涨的假象给迷糊了,最后没人想着租房,大家都要买房。

    记得早两年,有个同门,我问他为啥还不结婚,人家说没房子啊。我诧异地问了句不是可以租房么,结果被人家一顿教育,说我这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类型的。难怪说三成年轻人因为房子问题不能解决个人问题。房子问题已经上升到了社会问题,悲哀!

    要面包还是玫瑰,是个问题,因为饿死了,玫瑰也没用。但是房子不是面包,死不了人的,很多人就是没看清这个问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